中华健康网

“人口健康与时令经济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聚焦中医药养生、老年旅居与全球健康消费新趋势

2025-10-30  澎湃新闻

  2025年10月29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人口健康与时令经济研讨会”在沪召开,来自政府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及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传统节气文化、季节性资源开发与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会议以“政策实践、产业创新、全球视野”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中医药养生与节气康养模式的现代化路径。

  会议开幕式上,“人口健康与时令经济”项目负责人吴真如指出,时令经济作为依托四季更替、节气变化形成的特色经济形态,近年来因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成为新兴增长点。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应着力探索“时令+”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有机统一。随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朱亮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出发,提出综合运用饮食调养、运动干预等手段,将节气养生融入慢性病防控体系,构建中西医结合的“防、治、康、养”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则结合“候鸟式养老”案例,分析季节性旅游资源开发对激活银发经济、促进区域协同的潜力。

  在产业创新环节,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樊华分析了上海人口出生趋势,呼吁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大力倡导适龄婚育,激发生育意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戴继灿从光照、温度等季节性因素切入,提出精准化生殖健康干预方案。会议还特别关注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国际传播价值,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吴真如指出,中医药、绿色食品等中国健康元素可通过节气文化载体走向世界,吸引外资布局时令健康消费市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办公室主任吴伟余,在产业创新环节总结发言中指出,会议通过多学科视角探讨时令资源与人口健康的协同发展路径,形成的协同发展倡议将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他特别强调要把握重阳节等传统节庆契机,深化敬老孝亲文化与健康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银发经济”与节气康养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开发更多适老化时令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在不同节气中的健康需求。

  针对时令经济与人口健康的协同挑战,会议特设互动研讨环节,围绕“政策设计如何将时令资源转化为健康公共服务供给”“数字技术(如AI、大数据)在时令健康产业中的应用前景”等议题展开热议。上海黄浦乐龄银发产业促进中心负责人欧阳才宇以季节性农产品供应链为例,演示如何通过营养干预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并推动绿色经济闭环。会议最终形成《时令经济与人口健康协同发展倡议》,围绕“投资于人”理念,提出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打造“时令康养”示范项目、加强国际传播等三大行动方向。周海旺在总结中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思路,更为企业界开辟了“健康+文旅+科技”的跨界蓝海,首批试点项目有望在2026年落地实施。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就时令农业与营养干预、“候鸟式养老”跨区域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人口健康与时令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