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百岁寿星与“慢性运动”

2009-04-26  互联网

  慢性运动的特点有二:(1)动作轻柔,循环渐进。这样不仅能起到气血通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避免老年人在激进运动中常遇见的骨折、闪腰等;(2)慢性运动的运动形式无一定之规,既可全力整体运动,也可局部运动,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锻炼方法。

  唐代孙思邈曾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耳。”现代医学也认为,老年人的运动要做到“科学适量,合理安排,循环渐进,量力而行,切忌过量和操之过急。”可见只有合理的运动,才是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要素,也是推迟衰老的良方。这种良方对于年过期颐的老人来说,更为适用。笔者因工作的关系,有幸接触和查阅大量有关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资料,发现许多百岁寿星所以能寿逾期颐,是和其参加慢性运动分不开的。这种慢性运动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现试举数例,以供养生爱好者参考。

  适量劳动,量力而行

  唯一健在的南社成员、101岁的南京老人李仲南把扫地作为自己的运动项目。每天早晨5时,他就起床打扫院落。他认为:“扫地时既要弯腰,又要动腿和动手,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运动。扫完后看到清爽的地面,心情也格外的愉快,这对于心脏也有利。”老人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古时《朱子家训》也把“黎明即起,洒扫庭院”作为首句,这不仅是指生活中的规律,且对养生也有一定的好处。上海市静安区的百岁老人周莲卿平时极爱劳动,经常要抢着干一点家务,诸如洗袜子、洗手帕、剥毛豆等等。儿孙们念她年纪大了,不让她去做,她不高兴,并说:“你们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吗?劳动也是运动呀,人不运动哪行啊。”儿孙们听她说得有理,也就适当地让她做一些轻微的劳动。这一下,周老太又高兴了,她说:“洗手帕、剥毛豆可以锻炼手指的活跃,我100岁了,再不锻炼,这一双手可就没用了呀。”周老太的一席话,说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打太极拳,做保健操

  北京市107岁的武术寿星吴图南在晚年时每天早晚都要练上20分钟的太极拳,风雨无阻,寒暑不断。他打太极拳娴熟潇洒,而且可以掌握自己内脏各器官,做到哪里不舒服就调节哪里。他说:练太极拳,要做到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尽胜在命,最后一切外物都不要。如果有其他外物,就会扰乱身心,不能推迟衰态。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吴老登上了百岁寿星的巅峰。四川省内江市的女寿星曾明亮虽然已是113岁的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她的锻炼方法是:每天早晨一起床便面向东方,凝神静气,然后远眺,再慢慢地闭目,再远眺,如此18分钟后,再做12分钟眼部的按摩。她认为:远眺可以滋润眼球,防止视力衰减;闭目可以养神和养目;而按摩眼部则可使眼部的气血流通,减轻眼部的疲劳,使眼睛得到有效的保养。

  以步代车,延年益寿

  素有“上海第一老人”之称的110岁的苏局仙在70岁的时候,由长跑改成了散步锻炼,开始时每天几百步,以后日行5000步,80岁后仍每天沿河畔缓行2000步;百岁以后,他在户外活动力不从心,就在家中以甩手和散步作为运动,依然坚持在堂屋内绕八仙桌一圈又一圈地慢步走动,坚持不懈。他说,散步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锻炼,能畅通腿部血脉,延缓衰老。

  交通大学的百岁校友、104岁的曹曾祥在年过百岁以后,仍要每天行走5000步,上下午各走2500步。为了正确地计算行走步数,他还要用计步器来计数。后来他患了小中风,出门散步不行了,就改在室内活动,并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自编了一套安全操,从头到脚全部活动到。他在描写自己晚年生活的《夕阳天》一诗中写道:“老有余闲胜有钱,逍遥漫步夕阳天。喜看少壮争分秒,为达小康齐着鞭。”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和一个老知识分子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可见一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