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召开2025年度工作务虚会

2025-08-26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8月14日下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5年度工作务虚会在医院集会厅顺利召开。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黄天荫,副院长陈旭岩、赵永庆出席会议,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以及临床科部主任、职能部门主管、青年医师代表等共计70余人参会。

  党委书记周月红作动员讲话,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属医院医疗运行基本情况,传达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下半年重点工作以及《北京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2025-2029年)》文件精神。

  主题报告环节,医疗总监李国新围绕“扩容增效特色发展”汇报医疗工作及国考指标完成情况,提出“医疗质量提升行动”等七项行动计划,下半年的重点挖存量、拓增量、突破增长瓶颈,严管控、提效能、守牢质量底线,推动实现技术攻坚、服务提效、质量提升。

  副院长张萍围绕“创新驱动医工赋能”汇报医院科研工作完成情况,接下来将聚焦国家级项目、临床研究、医工结合、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五大科技创新领域重点发力、精准施策,推动医院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副院长吴巍巍围绕“质效并举智启新程”汇报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三维教学支撑体系、推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继续教育品牌,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克霞作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情况报告。经过全院提案征集、专家访谈、院领导领题调研,目前已形成医院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草案),包括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九个方面共42项任务。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化完善,同步与上级部门规划、年度重点工作规划做好衔接。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医疗服务提质扩容增效策略以及医院“十五五”规划,谈思路、谈举措,并进行小组汇报。讨论发言中,大家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深入思考、充分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周月红表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少子化挑战加剧,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生命健康领域深度融合并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医院要准确识变、积极应变,在“十五五”时期锚定“两个中心”建设目标,即以解决重大前沿医学问题和复杂危重病诊疗难题为目标的国家医学中心和面向社会健康需求提供价值医疗的大健康服务中心,推动多方有效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以昂扬斗志和创新精神在变革中推动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院长董家鸿作总结讲话。目前医院二期已投入使用,下半年各项工作需要加速推进,面向当前时期的重点任务,他提出几点要求:

  首先,医疗是一切的基石。严格医疗质量管理,持续发力区域医疗集团建设,通过跨专科整合和中心化的学科建设,辅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新工具,打造专业技术强、综合实力强、医疗服务强的清华长庚医疗“特种兵”服务人民健康需要。

  其次,加大科研创新。持续深化临床问题驱动型研究(CDR)范式,以健康科技研发中心为枢纽,加强与清华大学深度交流与合作,落实健康产品导向型研发(BBC)。同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强化资源配置、建立学术文化,激发每位医师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

  第三,医学教育应回归医疗本质,清华医学致力于培养集良医-学者-领导者于一体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医院则要建立包含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博士后、临床医学家等在内的金字塔式卓越医师培养体系,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和赋能。

  同时,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青年人才和面向2030学科带头人培养,出台具体方案,匹配机会、平台、资源以加速茁壮成长;在学科建设方面,延续“精综合、强专科、筑高峰”学科发展策略,强基学科和平台学科应成为学科矩阵发展的加速器。最后,董家鸿强调,使命、奋进和荣耀是清华医者不变的精神气质,而清华医者应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谋取人类健康福祉的过程中勇担使命。

  本次会议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总结医院重点工作进展与成效,研判分析重点任务与策略,为新时期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医院事业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