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和季节[1],近年来患病率不断上升。
湿疹类疾病是一类以湿疹性皮损为表现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分为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其他皮炎。其中,特应性皮炎(AD)也叫特应性湿疹,是最为常见的湿疹类型,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损害为主要特征,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特应性湿疹怎么治?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我国首个获批特应性皮炎适应证的药物司普奇拜单抗实现了国产创新治疗的突破,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了实现更高治疗目标的新方案。
湿疹类疾病的症状有哪些?特应性皮炎剧烈瘙痒需关注
一般来说,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多个部位,例如面部、头颈部、耳部、背部、躯干、手部等等。湿疹在皮肤表现上常为红斑或丘疹,可引起患者瘙痒和疼痛,症状严重者的湿疹部位还可能会有渗出。
除了这些具有共性的症状,不同类型的湿疹还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最为常见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不仅皮肤干燥,而且其瘙痒程度往往很剧烈,让人忍不住搔抓。一旦搔抓,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就容易受到损害,导致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直接和间接激活2型免疫应答,后者又反过来刺激角质形成细 胞和免疫系统细胞的瘙痒细胞因子释放,并与感觉神经重新结合,触发继续抓挠的冲动,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愈发加重。
剧烈的瘙痒和反复的搔抓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学习、工作或睡眠,还会增加皮肤撕裂和进一步感染的风险,并且加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负担。
特应性皮炎具有难治性和复发性,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需要做到长期控制、减少和预防疾病复发。
特应性湿疹怎么治,司普奇拜单抗提供特应性皮炎治疗创新治疗方案
针对特应性皮炎,目前尚无治愈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案包括皮肤护理、局部外用或口服药物、系统性治疗等。对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说,接受系统性治疗很有必要,其中生物制剂是首选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皮损和瘙痒。但特应性皮炎现有新型系统药物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治疗目标止步EASI-75(表示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较基线改善至少75%),且应答率不足70%,患者仍有许多治疗需求未被满足。
2024年9月,国产IL-4Rα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达到EASI-90治疗目标的新方案。
研究发现,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IL-4和IL-13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IL-4和IL-13的持续过表达导致了炎症通路信号的放大,进而诱发慢性皮肤炎症[2] [3] [4];另一方面,IL-4和IL-13通过与感觉神经元上存在的IL-4Rα结合,诱导慢性瘙痒[5],加重疾病症状。
司普奇拜单抗的创新之处和良好疗效正体现于此:司普奇拜单抗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IL-4/13与IL-4Rα的结合位点,能够强效阻断信号传导,有效遏制疾病进展。
司普奇拜单抗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首剂单药治疗1天,即可快速缓解瘙痒症状,有效阻断因瘙痒而忍不住搔抓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单药治疗2周,各部位EASI显著改善,16周改善比例高达73.7%。除了快速起效的特点,司普奇拜单抗对头颈部的改善也很明显,有效解决了患者头颈部受累较多的“门面”难题,带来全身各部位的一致获益。
此外,司普奇拜单抗的长期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也是治疗亮点。司普奇拜单抗单药持续改善皮损,治疗52周时EASI-75应答率高达92.5%,EASI-90应答率高达77.1%;治疗52周复发率仅0.9%,停药8周复发率仅0.9%,不仅助力患者实现更高的治疗目标,同时也是患者长期管理疾病的安心之选。
特应性皮炎,或者特应性湿疹怎么治?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系统性治疗等,但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传统治疗方案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尚未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特应性皮炎治疗创新治疗方案司普奇拜单抗帮助患者更好控制症状,实现更高治疗目标,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方案和新选择。
参考文献
[1] 刁庆春,刘毅.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05):517-521.
[2]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2017). DUPIXENT Product Monograph
[3] Sanofi. Draft DUPIXENT product information for 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Australia). (not published)
[4]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SOLO 2 CTR (not published)
[5] Oetjen LK, et al. Cell. 2017. 2. Yosipovitch G,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