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专家解析淋巴瘤防治:推进规范诊疗 提升全程管理

2025-04-29  人民网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民健康开展“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系列肿瘤防治科普,邀请金山茶花计划专家做客人民好医生,围绕肿瘤防治进行系列科普,助力形成加强肿瘤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淋巴瘤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安刚做客“人民好医生”直播间,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最善伪装”的肿瘤。

  发病率攀升 更“青睐”老年人

  马军介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淋巴瘤发病率显著上升。2022年数据显示,北京每年约有十万分之十的人患淋巴瘤,全国每年约十四万左右新发病例。预计到2030年,淋巴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将与欧美国家持平,在恶性肿瘤发病率进入前8位。淋巴瘤更“青睐”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约占70%。

  安刚提醒说,年轻人易患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而老年人则多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惰性淋巴瘤。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淋巴瘤家族史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缺陷人群以及感染EB病毒或幽门螺杆菌者。

  症状呈多样性 规范诊断是关键

  淋巴瘤症状复杂多样,易被误诊。马军建议,如果出现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持续低热、盗汗或血液指标异常时,应及时到血液专科医院就诊。淋巴瘤诊断需多学科协作,涉及皮肤科、耳鼻喉科、消化科等。检查方法多样,包括自我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活检等。自我检查时,关注浅表淋巴结变化;影像学检查可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活检则是确诊的关键手段。在专科医院,淋巴瘤误诊率已从78%降至12%左右。

  综合疗法与精准治疗并重

  安刚介绍,淋巴瘤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手术主要用于获取病理样本或解除压迫;化疗虽存在副作用,但仍是重要治疗方式,如ABVD方案对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高达80%-90%;放疗对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等有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如利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以及CAR-T疗法在B细胞淋巴瘤中疗效显著。

  马军希望规范化治疗能成为精准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我国已建立388个淋巴瘤亚专科,城市医院五年无病生存率约47%,但基层医院仅37.6%。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实现全程管理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安刚在访谈中表示,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亚克隆差异及免疫力环境变化都可能导致耐药。联合治疗是克服耐药的有效方法,如联合化疗与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等。通过多角度打击肿瘤细胞,可有效避免耐药的发生。

  健康生活 早期筛查

  安刚认为,在治疗中要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控制肿瘤进展、缓解治疗副作用(如使用止吐药、升白针)以及提供营养和社会支持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马军建议预防淋巴瘤应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健康生活作息,适度体检,避免盲目使用各种保健品和药物。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到血液专科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心理平衡,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两位专家表示,淋巴瘤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公众认知、加强早期筛查、推进规范化治疗和全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希望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携手,共同战胜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