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健康提醒|远离结直肠癌,从主动筛查开始

2022-07-16  互联网

  预防结直肠癌 早期筛查是关键!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肿瘤外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1. 结直肠癌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结直肠癌(包块结肠癌、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是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发肿瘤。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出现到发展为肠癌的过程比较漫长,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发展期。这就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

  

  2. 结直肠癌有哪些症状?

  ①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加,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或粘液。

  ②腹痛:持续性隐痛,但不能明确具体的疼痛部位;也可能是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③腹部肿块:多为肿瘤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

  ④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和不明原因的消瘦。

  ⑤当肿瘤侵犯临近器官和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若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没有任何症状,如果有肠道报警症状,大都已经发展为晚期的结直肠癌,所以结直肠癌的预防关键在于早期筛查、早期发现。

  

  3. 哪些人需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一般人群筛查方案推荐:

  每5-10年一次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筛查方案推荐:

  A.若筛查对象的2个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或进展性腺瘤(或1个一级亲属确诊年龄<60岁),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 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B.对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患者或致病突变携带者,建议应每年进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

  C.对于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中携带致病突变者,建议自20~2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检查,每2年1次,直到40岁,然后每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推荐普通人群40岁至74岁需定期做结直肠筛查。其中,直肠癌占大肠癌约60%-70%。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肿瘤外科引进电子肛肠镜,可用作直肠肿瘤筛查,无需肠道准备即可达到诊查目的,是直肠肿瘤早期筛查的便捷之选!

  电子肛肠镜介绍

  电子肛肠镜采用医用视频及摄像技术,医患双方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清晰的观察到放大数十倍的病灶部位。同时可将病灶锁定后打印成像,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提供可靠依据,该技术不仅能对身体表浅病灶进行诊断,还可以通过内窥镜多功能标准接口连接各种硬性内窥镜,对体内病灶做活检、息肉等手术,达到诊治结合的目的。

  主要用途

  1、肛门直肠手术前的检查和体检 。

  2、黏液脓血便、暗红色血便等便血的症状。

  3、长期慢性腹痛、腹泻或习惯便秘而血便。

  4、不明原因的大便形状改变。

  5、粪便中带有白色、灰白色果冻样黏性分泌物。

  6、下腹部、骶骨部、会阴部长期不明原因的胀痛。

  市三院肿瘤外科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肿瘤外科医护团队擅长实体肿瘤及普外科常见疾病的个体化微创综合治疗。

  肝、胆、胰、脾疾病治疗及相关恶性肿瘤根治术。精准肝叶切除术,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镜取石术(PTCS);全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胃肠道恶性肿瘤(癌)、乳腺、甲状腺肿瘤切除、癌规范性根治术(保乳根治术)及术后综合治疗。血管通路构建,如输液港植入等。

  肿瘤外科坚持以“立足普外、肿瘤个体化微创综合治疗”的理念,真切地关心每一位患者,持续改进每一个细节,用热情、爱心、细心、耐心、智慧和技术为患者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