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眼绎未来实践团社会实践: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擦亮心灵的窗户

2022-07-14  互联网

  眼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是孩子获取宝贵知识的桥梁。为进一步满足青少年护眼需求、科学防护、推动青少年眼健康事业发展,山东理工大学“眼”绎未来实践团于7月8日前往淄博市淄川麦科思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进行实践调研,了解如今青少年儿童用眼问题,进一步寻找解决青少年儿童视力问题的最佳路径。

  影响青少年儿童视力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机构负责人表示,随着当今网络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用眼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课外活动时间缩减等现象日益增多,近视低龄化问题也随之显现。而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学习的压力和强度增大,近视的概率也不断提高。其中,高中生近视问题最为严重。据调查数据显示,每10个高中生中就将近有8个患有近视,而他们每天的用眼时长甚至能够长达12个小时!毫无疑问,这对眼睛的危害是极大的。

  实践团队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入了教室,观察学生的用眼环境,而我们不难发现,教室内的大多数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团队成员询问了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阿健,阿健说,他已经近视三年了,9岁的时候去医院检查视力,结果发现已经是100多度的真性近视,去年视力持续下降,近视度数从100多升到200多,虽在医院进行治疗,但近视度数仍在升高。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察教室内灯光环境并记录

  灯光光照的强度对孩子的眼睛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写作业,会使孩子在短时间内不得不眯起眼睛才能保持视线清晰,并且还会有频繁眨眼和集中精神困难等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眼睛的屈光系统自然而然地就会使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近视。而如果光线过强,孩子的眼睛又会很容易感到疲劳,容易使孩子感到刺眼或目眩,较细微的地方也会因此而看不清,眼睛所承受的负担自然也会加重,睫状体呈现紧张状态,从而造成近视或加深近视。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

  实践团队队员对每个教室的灯光亮度和教室的自然光利用程度进行测量,并随时记录,发现机构灯光较为明亮,若长时间在灯光下看书写字,也会致使儿童用眼疲劳。随后团队成员向机构负责人介绍了我们的护眼灯,护眼灯要求灯光可以针对光度、照明进行调节,结合室内自然光的强弱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该亮的时候亮、该暗的时候暗,通过比例方式对LED灯的亮度进行调节,光线传感器也可以基于室内光线和是否有人进行灯光亮度调节,从而做到随教室光线变化而自动调节灯光,无需人为干预,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爱眼护眼。护眼灯可以使教室光显色指数由78提升至96,使得其更接近于自然光,让孩子们看到物体本来颜色,保护孩子们的视力,以此来减少近视弱视的发生概率。

  在淄博市淄川麦科思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调查走访结束后,实践团队向该机构负责人表示感谢并合影留念,该机构的老师也表示实践团队的到来让其更加重视到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并对护眼灯产品表示赞许。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室内灯光进行观察记录

  面对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情况,“眼”绎未来青年实践团遵循习总书记给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的重要指示,以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初心和理念,以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融入眼健康的民生热点,承担起新时代使命的社会责任,改善青少年儿童的视力不良问题,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水平。

  在此次淄博市淄川麦科思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实践调查中,山东理工大学“眼“绎未来实践团队获得了机构的支持与帮助,对机构教室灯光环境和自然光利用程度进行调查。实践团队将共同努力,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营造爱眼护眼氛围,改善用眼环境,注意视力状况,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尖峰教育负责人进行合影留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