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精准防治 普惠可及——首届肿瘤组学空间站峰会”召开

2021-10-31  中国网医疗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学术支持,华大基因主办的“精准防治 普惠可及——首届肿瘤组学空间站峰会”于10月23日至24日召开。

  据了解,本次大会邀请华大集团CEO尹烨和华大基因CEO赵立见作开场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晓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凯、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吴逵分别分享了biomarket与精准诊疗、肿瘤早筛现状与未来、时空组学在精准肿瘤应用的前景。

  展望肿瘤组学的未来蓝图,着眼当下的肿瘤临床诊疗。在前沿技术专场中,聚焦了肿瘤临床最热门的新技术-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 华大基因副总裁、肿瘤事业部负责人朱师达在“中国消化道肿瘤MRD多种研究项目启动仪式”上介绍了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检测,以及开展华见微多中心研究项目的初衷,希望能以这项新技术,帮助临床工作者去解决目前遇到的诸多问题,推动肠癌的精准诊疗。专题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作大会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彭俊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袁瑛、Natera公司的副总裁、资深医学总监Alexey Aleshin博士分别从MRD在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监测和预后预测、对于肠癌疗效评估的应用模式、Signatera(华见微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三个视角探讨了MRD检测的应用。讨论环节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邓艳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天津市肿瘤医院胡均、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文蔚一致认为,tumor-informed定制化panel优于固定panel,对未来华见微的应用充满期待。

  王锡山提出,目前我国肠癌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将防控的窗口往早期前移。华见微 这样的新技术无疑给肠癌早期的临床诊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契机,但具体如何应用,特别是指导干预,仍然存在许多问号,希望在国内能积累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推动MRD检测早日建立规范进入指南,实现新技术工具的真正价值。

  在本次峰会特设的“肿瘤防控专场”,业界顶尖专家、互联网医疗和保险行业大咖、主流媒体齐聚,围绕中国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现状、肿瘤“筛诊保治”防控体系建设两大方向,以主旨报告、圆桌讨论等多元形式,通过专家深度研讨、行业跨界对话,共同推动癌症早诊早治。

  华大数极CTO汪宇盈分享了华大基因将多组学分子检测技术应用于中国高发癌症诊断和筛查时取得的最新阶段性研究成果。她表示华大基因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高发癌种的早筛早诊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基于液体活检技术的多癌联检,阶段性研究数据展示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华大也将继续进行数据积累,检测方法优化及癌种拓展。

  现场专家分别从肠癌筛查民生应用、真实世界数据、肿瘤防治策略、肿瘤精准筛查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肿瘤早筛早诊早治未来发展的方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卢云从肠癌筛查民生应用的角度作了专题报告分享。卢云指出,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在真实世界大规模人群筛查项目中表现出显著的肠道病变富集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贵齐指出落实预防筛查早诊,是最有效的肿瘤防治策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昆针对消化道肿瘤精准筛查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分享。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王海银从公共卫生经济学的视角,分享了肿瘤筛查的价值。

  围绕“筛诊保治”四位一体肿瘤防控话题,肿瘤防控专场论坛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业界顶尖专家、互联网医疗和保险行业大咖、主流媒体就“如何通‘筛诊保治’四位一体进行肿瘤防控建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深度剖析肿瘤防控工作中的的痛点与对策。

  此外,在妇科肿瘤精准论坛中,全国妇瘤临床专家们受邀分享了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精准诊疗及其分子标记物的最新进展,会上各位专家还就两大妇科肿瘤未来的精准诊疗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表示,精准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基础。2020年11月,业内发表了《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剂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关于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也在积极推动进行中。

  该论坛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康玉、湖南省肿瘤医院王静、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珂主持;华大基因副总裁、肿瘤事业部负责人朱师达阐述了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标记物进展。

  在遗传性肿瘤环节,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尹如铁系统性的分享了妇科肿瘤相关的四类肿瘤综合征。随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二院李清丽、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冬、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颖和山东省立医院王洪庆就“妇科遗传咨询门诊临床实践规范和困难”进行了讨论。

  在新型分子标记物专题上,北京协和医院吴鸣讲解了卵巢癌精准诊疗中同源重组分子标记物和液体活检分子标记物的最新进展。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晓军详细并清晰的介绍了分子分型的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随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东、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淑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常玉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丹就“未来妇科肿瘤的精准诊疗之路”进行了主题讨论。

  吴小华在作大总结时提出,妇科肿瘤专场内容覆盖全面,涵盖了基因检测技术在妇科肿瘤的遗传、靶向治疗、分子分型,甚至同癌异治、异癌同治、治未病的最新进展。“精准防治 普惠可及”需要妇瘤临床医生、病理医生、检测机构和药厂需要通力合作,准确检测和精确解读,辅以临床干预措施,妇科肿瘤的精准诊疗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