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业学院致力于加强安全校院建设,始终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学校通过不断健全工作体制,积极构建“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危机防控体系,加强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活化各类活动载体,营造良好心育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了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新格局,助力祖国未来栋梁健康成长。
强化良好心育环境 促进学生心灵健康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万育归心。教育之根本在于“心育”,黑龙江工业学院通过营造良好的心育环境,负责任、有温度地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一是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科学全面地了解新入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并对筛查出的异 常学生逐一面询并进行跟踪干预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心理咨询预约流程。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咨询预约方式,邮箱、电话、微信、QQ以及投递信件等方式皆可进 行预约咨询,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及时获得心理疏导。
三是加大心理健康功能室的宣传。特设置沙盘室、宣泄室、团体心理辅导室等多样化心理健康功能室,对全校学生开放,为学生开辟心理辅导的“新视野”,尽全力保证在校学生健康心灵有依靠,温暖育人助成长。
强化教师育心环节 创造和谐育人环境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加强“三育人”体制,其育人的对象是学生,而育人的主体正是以辅导员为重点的全校在职员工,为了能更好地营造心育环境,黑龙江 工业学院既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重视提升教师心育能力。一是为辅导员老师搭建专业学习平台。每年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及辅导员参加国内及省内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培训,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乐观向上的工作状态,为其树立正确心理健康观。二是开展辅导员能力大赛。以考促学,持续提升辅导员的 各项育人能力,营造辅导员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实效提供重要平台。三是为专兼职心理老师创设条件。积极提供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提 升的机会,通过学习交流,及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信息,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培育管理,切实提升了专业水平素质。
强化构建四级网络 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为更好地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黑龙江工业学院建构了心理危机干预四级工作网络,将全校心理健康工作纳入“一盘 棋”。一是由校领导、相关部门组成的一级工作网络。负责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一级做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整体部署和协调工作。二是由学生处及 各学院负责人组成二级网络。针对危机情况迅速判断并及时启动相关工作,针对学生情况启动后期帮扶机制,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三是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教师组建三级网络。
主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并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四是由辅导员及学生干部组成四级网络。
发现并识别有心理障碍征兆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情绪疏导,必要时与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取得联系进行专业性的心理疏导。四级工作网络的建立为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形成强有力的一张“保护网”,也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奠定基础。
强化专项实践载体 形成心理健康特色
黑龙江工业学院每年结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开学季、毕业季等时间节点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定 期开展“阳光伴你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创立“朋心解忧”品牌朋辈辅导活动,积极营造他助与互助氛围,逐渐打开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一是开展校园心理剧及 心理故事汇活动。利用心理剧具有的教育性、趣味性、现实性,将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以及交往中的心理冲突或困惑以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大吸引了同学们的 积极参与;心理故事作为又一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画笔呈现出内心世界或某种心理效应,这也是同学们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的一个过程,培养 自我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是开展心理微视频创作活动。组织同学们自己原创故事,通过微电影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亦或反映某种心理困惑,同学们奇思妙想创作出一个个令人称赞的作品,心理微视频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提供新思路。三是开展心理健康创意设计活动。
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提供平台为有想法、有创意的同学开展心理征文、风筝设计、心理板报等创新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促进同学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强化疫情防控格局 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黑龙江工业学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着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帮助学生 进行心理调适,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营造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同心共筑身心健康堡垒。一是完善疫情期间心理防控制度建设。根据省教育厅 《关于迅速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校园准封闭式管理期间学生诉求信息渠道等三个专项机制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学校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使心理工作有法可循有理可依,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二是组织心理防护及危机干预培训学习。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及辅导员集体参 加国家及省内网络培训,提高开展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心理干预的专业技能,同时确保为全校师生提供科学、专业、全面的心理援助及做好自身心理防护。三是多方 面多渠道加强人文关怀。疫情防控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做好人文关怀是抗击疫情尤为重要的一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网络、电话、QQ、邮箱 等多种方式的线上咨询服务,建立“全时段、多通道、无缝覆盖”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实保障。
强化各方组织联系 建立心理健康立体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且潜移默化的过程,校内各方组织机构都应配合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 航。一是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机构。结合本学院的特点与实际,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及时解决学生的发展性 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二是形成良性家校互动。辅导员通过寒暑假和电话进行家访,平时在家长联动微信群与重点关注和高危学生家长联系沟 通,积极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力,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支持,共同联手避免危机出现,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