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海淀653支家庭医生团队当好居民健康守护人

2021-09-09  互联网

  

  家庭医生看似平凡普通,但对于很多病患尤其是老年患者而言,他们是最熟悉的身边人。家庭医生们像亲人一样与居民们隔三差五见面,也同亲人一样随时关注着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有问题有困难总会想到他们。如今,家庭医生已成为居民最为信赖的健康守护人。

  记者从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海淀区已初步建立了“城区15分钟、北部地区20分钟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圈,全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6所,成立了653支家庭医生团队,覆盖辖区29个街道(乡镇)所有社区(村)。同时,截至7月底,海淀区人群签约133.8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75.8万人。

  “不惧风雨”上门为高龄老人服务

  “您好,是社区医院吗?我妈妈不久前腿摔伤了,腿肿的特别厉害,年纪也比较大,现在行动不太方便,老太太拒绝去医院检查,希望有家庭医生上门给做个检查,可以吗?”“好的,我们这边马上安排医生上门,请稍等。”近日,家住西三旗街道辖区枫丹丽舍小区的敦女士,将电话打到了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建材东里站,医护人员的及时回复让敦女士一直悬着的心安放下来。

  当天下着暴雨,下午一点多,雨一直没停。顶着风雨,建材东里站的家庭医生章冬娥、检验科医生杨金金骑着电动自行车,如约来到小区,为90多岁的高龄老人上门检查。

  进门后,章医生先询问了老人的身体情况,详细给老人检查,了解到老人双下肢重度水肿,髋关节活动不利,既往有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等。章医生耐心询问了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等,还对老人正在服用的药物进行细致查看,并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但是,老人年岁已高,一直表示拒绝住院。

  章医生和杨医生向患者家属仔细交代病情,耐心跟老人说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在医生的劝说下老人最终同意住院,医生还建议家属拨打120去上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和住院治疗。

  安抚好老人和叮嘱好注意事项后,老人紧紧握住了章医生的手,激动地说:“有家庭医生真好,太谢谢你们啦!”“两名医生冒雨来为老人检查身体,真是帮了大忙,感激不尽!”家属敦女士感谢地说。

  “健康出问题”家庭医生随时在

  “近水仁医施妙手,回春令老赞心声……”近日,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近水收到了三张饱含深情的信纸。这些内容来自家住青龙桥街道国防大学社区的两位高龄老人冯爷爷和​杭​奶奶,对他们而言,家庭医生是他们身边最值得信赖的“贴心人”。

  一天晚上,十点多钟,杭奶奶突然感到肢体无力、麻木,她第一时间拨通了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张近水的健康通。当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后老人激动得快哭了,经过简单的交流和询问后,张医生基本确定了老人的病情,建议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就近的医院诊治。由于救治及时,老人的身体已逐渐恢复健康。

  据了解,两位老人长期独居,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心情郁结,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在这之后,张近水医生在为老人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又承担起了心理医生的角色,从心理疏导到药物治疗,使两位老人逐渐走出了阴霾。

  “无论是炎热夏日,还是寒冷冬天,对待病人永远是热情周到,像亲人似的陪伴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排忧解难。”杭奶奶说。

  我区已构建“1+3+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

  记者从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海淀区构建了“1+3+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其中,“1”为试点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3”为建立“区级—街镇—社区(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N”为多措并举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

  为了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过程简单化、履约服务全程化、医患互动习惯化”服务模式,促进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能全面提升,目前在北太平庄、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试点,基于“微信”的普适性,建设了AI赋能、服务数据一体化的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微平台。

  在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方面,海淀区医院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全区范围内为高龄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一键式”家庭医生服务。同时,也在甘家口、双榆树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了以“医、药、健、险”四个维度研究青少儿视力保健、肩颈腰椎康复、心理健康、备孕咨询等12类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健康医疗需求。此外,错峰开设全科、中医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就诊需求较多的医疗健康服务,满足居民就医需求。

  下一步,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将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让老百姓少跑路,借助医联体、互联网等,优化转诊服务,把优质卫生健康资源实现上下衔接,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