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三部门联合发文—— 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4-06-19  科技日报

  “通过远程医疗支持,西藏日喀则仲巴县、新疆伊宁市等地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优质服务。”在6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介绍道。

  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抵达群众“家门口”,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持续健全医疗机制,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作为受援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医院支援基层这一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县域和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基层能够享受和城市医院同样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近年来,在加强数字影像等设备配备、持续改善基层就医环境的基础上,城市医院通过精准对接,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人员、技术、管理的帮扶,如开展科室共建、建立常态化联合门诊、联合病房、设立专家工作室;同时,加强基层的全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和康复科等科室建设,促进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更好解决。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组织国家医疗队持续开展巡回医疗,已经累计派出170支国家医疗队、超过1000名医务人员,以县乡为重点,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人员培训等巡回医疗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医生”。

  此外,通知进一步明确,要通过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组织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署县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县乡村巡回医疗,利用信息化手段连通各级医疗机构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如何确保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避免形式上挂牌或短期支援?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回应,通知对城市医疗资源支援基层作了新的部署和安排,要求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抓手,构建激励约束相容的医联体长效运行机制,进而建立长期的支援工作机制。同时,通知进一步细化支援工作的形式和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将门诊号源和住院的床位向基层下沉。

  不仅如此,通知针对常驻基层机构的执业医师原单位对其开具处方等诊疗活动做出调整,要求派驻人员按照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支援任务,对于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薪酬补贴、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优惠待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