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副作用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有些迷茫,其实大家需要知道医学上“副作用”是指不良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阿帕替尼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方便、疗效明确,国家药监局也批准使用,所以我们需要正常看待阿帕替尼副作用。
很多患者拿到药后,都会仔细翻看药品说明书,看到阿帕替尼药品副作用一栏,不禁存在疑问:为何这种药物存在好几种副作用,医生却还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药品副作用
“副作用”, 其实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是指在治疗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且机体感觉不适的药理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副作用。当然阿帕替尼也不例外,所以,正确看待阿帕替尼副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阿帕替尼全方位打击肿瘤的的同时,应正确看待副作用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从而强效抗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最终达到全方位打击肿瘤的目的。研究证实,阿帕替尼在胃癌、肺癌、肝癌、卵巢癌、食管癌、肉瘤癌等实体瘤的探索中均显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然而,和所有药物一样,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带来疗效的同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等。阿帕替尼也是如此,那么,我们要如何看待阿帕替尼副作用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副作用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并且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是已经预知的,所以可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医生指出,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并不需要过于担心阿帕替尼副作用,理想的药物治疗是以最小的药品不良反应风险取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在抗血管生成药物中,小分子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半衰期较短,如阿帕替尼半衰期只有8个小时。因此,当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时,可对症处理,维持原剂量治疗并继续观察,若出现2级以上毒性反应(例如患者手或足有明显的湿性脱屑、溃疡、水疱或异常疼痛而不能工作等情况)后,可通过剂量调整的方式来解决,即通过降低剂量的方法,使其毒性反应得到较好的控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患者不可以因为不良反应而随意停药,一定要在医嘱下进行规范化的剂量调整。同时,医生也会严密监测。更何况,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如果听说药物有副作用而不遵医嘱,就会导致治疗效果差、预后不理想。因此,若对药物使用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多跟医生沟通。
其次,阿帕替尼副作用是可预期、可管理、并且与疗效呈正相关。因而,配合必要的患者教育、预防措施和治疗干预,将有利于患者顺利地进行治疗,从而得到最大获益2。所以,若能做到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正确的使用药物,同时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无需过多的担心阿帕替尼副作用。
坚定信心,战胜肿瘤
既然使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就需要对治疗药物、医生的治疗方案及自己的选择有足够的信心,过分的担心阿帕替尼副作用,会使得患者自身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的出现不但会使药物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会打击患者自身的治疗信心。
因此,希望更多患者能够正确认识阿帕替尼副作用,走出重重误区,更好地配合医生,并做好自我监测,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延长生命期限。
来源:
1.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2011,2012,2014,2017.
2. Xinyang Liu, Shukui Qin, Zhichao Wang, et al. ASCO 2017. Abstract 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