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欢乐与团圆是这个假期的主题!放松身心、享受美食、与亲友相聚,都是假期的美好所在。但对于关注血糖健康的朋友来说,假期也是不小的考验。
如何既能享受欢乐时光,又能巧妙管理血糖?其实,中华传统养生智慧早已为我们准备了实用又轻松的建议——融汇儒、释、道、医四大养生流派精华的通络养生八字经,即“通络、养精、动形、静神”,正是助您度过一个舒心假期的贴心指南。
一起来看看,怎样运用这些智慧,让健康与欢乐同行!
美食当前,智慧选择:享受美味不负担
假期里,丰盛的家宴、精致的甜点、可口的零食,都是幸福的点缀,但是稍不留神,就容易让全天的总热量和糖分摄入超标。
通络养生八字经中的“通络”理论指出,脾的功能与血糖代谢息息相关。肥甘厚味的食物会加重代谢负担,影响脾脏的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一旦失常,脾络不通,则不利于血糖管理。想要吃得开心又安心,可以试试这些小技巧:
优选烹调方式:多选择清蒸、白灼、凉拌的菜肴,少吃肥甘厚味、油炸食品,保留食材原味,轻松无负担。
调整进食顺序:按照“汤→蔬菜→蛋白质(肉/鱼/豆制品)→主食”的顺序进食,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让享受更从容。
零食巧安排:喜欢的小零食,可以提前定量分装,慢慢品尝,既满足味蕾,又避免过量。
饮料选健康:如果想喝饮料了,不妨试试一些具有药食同源成分,并且不含糖的饮料。譬如,以岭牌津力旺饮料,这款饮料不仅不含糖且经过相关部门认证,具有调节血糖的保健功能。它的研发基于中医络病理论“从脾论治”血糖的思想,以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为指导,精选山楂、山药、乌梅、桑椹等6种天然原料,诸位药材协同发挥作用,进而达到调节血糖的功能。
作息有常,精神饱满:为代谢创造内在环境
“中秋有晚会要看、朋友难得聚会,熬夜算什么?”不少人把熬夜当作假日放松的标配,觉得熬几晚能尽情享受时光。可这种“放松”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和激素分泌,熬夜会导致皮质醇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晚起则容易错过早餐,或造成两餐间隔过长,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节假日应尽量保持和平时相近的作息,避免熬夜刷手机或者通宵赶路。
“静神”理论指出,七情波动会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睡前思虑过度或者过于兴奋可能影响入睡。想要在假期获得高质量睡眠,为代谢创造稳定的内在环境,睡前让心静下来,是重要的前提。
动静结合,气血通畅:轻运动为假期添活力
与假期出门在外,长途奔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家“躺平”七天,享受极致的休息。肌肉是消耗血糖的重要组织,长时间静止不动,会使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降低,餐后血糖更容易升高。
“动形”理论指出,久逸不动或运动不足会使人气血瘀滞,运行不畅,减弱脾胃等脏器功能,不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假期安排一些轻度的活动,如逛公园、骑行、做家务,避免连续数天“葛优躺”。饭后散步也是非常有效的控糖方法。
相聚时光,以茶代酒:情谊比酒更醇厚
国庆和亲友聚餐,举杯喝酒成了不少人眼中烘托氛围、增进感情的放松方式。可中医认为“酒性辛热,易生湿化热”,过量饮酒会损伤脾胃功能,进而影响血糖。并且酒精会干扰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对于本身血糖偏高的人来说,尤其空腹饮酒极易引发低血糖或后续的高血糖,非常危险。
朋友相聚,最好以茶代酒。如果饮酒,务必适量,且绝不能空腹。
总结一下,国庆假期管理血糖的核心原则:
1. 规律第一:吃饭、睡觉、吃药(如需)都要尽量按时。
2. 吃对顺序:按照汤、菜、肉、饭的顺序,稳住餐后血糖。
3. 动静结合:避免久坐,每天安排适量活动。
4. 警惕“隐形糖”:零食、酱料、甜品都是重灾区。
5. 心态平和:放松的真正意义是让身心舒缓,而不是放纵和混乱。
这个国庆中秋,让我们用积极的方式拥抱假期,以中华养生智慧为指导,用科学的方式呵护血糖,才能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让身体保持轻盈、健康的状态,度过一个真正舒心的黄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