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贵州省千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康复学组青年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儿童神经学组副组长,以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卫健委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14篇。参与翻译专著《孤独症早期介入丹佛模式》1部、参编《今日遗传咨询》和《儿童遗传性疾病的康复》专著2部。娴熟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脑性瘫痪、发育迟缓、言语语言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生长缓慢身材矮,生长激素不缺乏,临床无法明确矮小原因。大多数家长误以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选择不干预、不治疗。
贵州省人民医院周浩博士强调,特发性矮小是一种特殊的生长发育疾病,如果不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男生终身高在160cm左右,女生终身高在150cm左右,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
特发性矮小是指病因不明矮小,即不伴有潜在病理状态的身材矮小,是儿童期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特发性矮小的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点:分娩时正常,婴儿期无低血糖史,四肢及脊柱正常,身体比例正常,无慢性器质性疾病,无心理疾病或严重的情感紊乱,饮食正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正常范围。也就是说,孩子看不出异常,就是身高比同龄人矮小。目前,特发性矮小的发病率大约为2.5%,占全部矮小症总发病率的7成左右。
由于特发性矮小临床上暂时还无法明确病因,不少家长就从字面上认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抱着“孩子会晚长”、“23窜一窜,25鼓一鼓”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在青春期蹿个儿,会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七八岁,实际上是不对的。特发性矮小如果不治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终身高,可能导致孩子在成年后遇到求学、就业、婚恋、交际等各方面的困难,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