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医教结合 护航人才培育 自闭症领域“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牌

2021-03-24  北国网

  3月23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大米和小米上海李子园中心举行。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单春雷、学工部副部长成琳、康复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毕亚男、大米和小米北区总经理柳召永、大米和小米人才发展中心高级总监陈志想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大米和小米员工代表出席会议。单春雷与陈志想为“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牌。此次合作意味着,双方将以“实践基地”为载体,探索依托医科高校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医教融合的新高地。

  “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牌合影

  据统计,中国孤独症儿童数量以每年20万的速度增长,但调查显示,能接受科学康复训练的孩子只有7.7万,有12万多的孩子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康复,这个领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针对严峻的行业形势,陈志想高级总监表示,此次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米和小米将从人才培养开始,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医科优势,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借助新的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使孤独症等身心障碍儿童得到早期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正常人的生理或心理机能。

  单春雷院长(左三)就双方合作发表讲话

  单春雷院长认为,在孤独症康复领域,医学和教育、科学和人文、爱心和恒心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未来双方的合作空间广阔。他希望以“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牌为契机,加强在育人、科研、智能康复等方面的合作,为促进儿童康复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作为大米和小米的执行督导,同时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2011级优秀毕业生的陈思圆分享了在康复领域的成长历程,并表示人才培养是孤独症康复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希望双方协同育人,把康复事业建设的越来越好。

  活动中,大米和小米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就教学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等落地方案上进行了深入沟通。柳召永总经理表示,校企合作是践行“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未来双方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载体和桥梁作用,为特殊教育行业输出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助力行业创新与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设立康复医学院的高等院校之一。曾在全国首次同时以最高级别通过了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WFOT)两大国际认证。康复实验教学中心是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康复治疗学”专业获全国首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16年组建成立康复医学研究所。2019年,获批成立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大米和小米是中国专业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平台,提供干预康复、融合支持、家长培训及科普咨询等一体化服务,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武汉、南京、东莞、宁波、杭州、佛山、苏州、长沙等10余座城市开设了20余家线下干预康复中心。目前,大米和小米拥有800余名康复师,三十余名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20余位行为分析师、副行为分析师,10余位持证的OT与ST治疗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