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由姚基金、医道APP联合承办的"战疫新常态下的青少年体育与健康" 线上论坛顺利举办。作为本次论坛特别支持单位的GE医疗受邀出席活动,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发表精彩致辞,并表示GE医疗始终以"关爱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重要时刻"为使命,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这一宝贵阶段,更将不遗余力、持续关注。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GE捐助了价值2000万人民币医疗物资及现金,其中包括价值1000万的监护仪和超声设备。此外,疫情后期,GE医疗还为湖北100家医院的CT和全国400家医院的超声设备提供无偿焕新服务,助力医院疫后复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创新历史的企业,GE医疗在疫情期间集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疫线医院提供了数千台CT、超声、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和解决方案,更自主研发了CT影像智能分析平台技术 "智赢新冠LK 2.0",用于新冠肺炎的早期识别,提升临床诊断精准度,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作为本次主论坛话题的延伸,"GE药业'心影神往'MDT学术专场"活动也在主论坛后如期召开,活动累计达到20万在线观看人次。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与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围绕当前全球抗疫的热点话题所进行的圆桌访谈成功掀起分论坛的第一波高潮。此后,来自心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汇集云端,一同探讨临床与影像学科室在战疫新常态下的进展、挑战与机遇。
铿锵三人行,圆桌再话全球抗疫
2020年,一场历史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面对这场全球各国都无法回避的大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交出了各自的答卷,也取得了不同的抗疫成绩。对此,张文宏教授表示:"事实上,大家所采取的基本控制策略都是一致的,即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但因为不同国家和社会的执行能力、医疗储备能力、民众配合度等差异巨大,导致各国抗疫结果迥异。"因此,张文宏教授也认为在我国"快速反应、重点防御"的执行策略下,爆发二次疫情的风险较低,但仍不可避免零星、散在的局部爆发风险。此外,受不同国家老龄化程度不同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病死率也不尽相同。
作为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社会挑战。对此,葛均波院士表示,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引影像学发展的要点——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风险因素筛选、影像学评估、精准治疗的一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案,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进行诊疗方案的制定,从而使得患者临床终点获益。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更是对我们医疗企业和医疗人的一次洗礼。面对大型公共危机,建立'预防型公共卫生体系'是'疫情常态化'阶段的重点。"谈及此次疫情中企业所扮演的角色,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分享了三条感悟:
第一,时间就是生命,响应速度是第一位: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与时间赛跑就是与生命赛跑。从大年二十九开始,GE医疗无锡工厂、北京工厂就加足马力、全面开工,保证抗疫设备的紧急供应。此外,为应对生产供应能力的挑战,GE医疗首次采用包机模式运送零部件,只为在最短时间内联动全球供应链以满足突然爆发的疫情需求。
第二,科技和数字化是未来的生产力:疫情隔离中,数字化的设备和远程服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GE医疗为雷神山医院提供的深度天眼CT,通过AI技术自动定位,减少医患接触,提高诊疗效率。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大幅缓解了医疗生产力短缺的问题。
第三,企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春节期间,GE医疗全国各地的员工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技术和速度保障医疗服务"生命线"的畅通。
战疫英雄归,云端共论影像组学
学术论坛的下半场,战疫英雄轮番登场,从专业的角度解析影像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以及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将影像学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不久前才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罗哲教授率先进行了主题为"战役常态下AI-CT在危重型COVID-9治疗中的作用"的学术演讲。这位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抗疫英雄,也是来自以"夕阳老人"照刷屏而闻名的医疗队。
一张好照片就像一件好的艺术品,易被人们记住。一张高清的CT图片可不仅只是让临床医生记住那么简单。对此,罗哲教授表示 : "影像学对于新冠病毒的诊断价值很大,尤其加上AI技术的辅助,让图像识别能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疫情爆发早期,由GE医疗提供的诸如'诺亚1号'一体式CT检查室、深度天眼CT等影像解决方案,让CT图像从解剖结构进入到分子特征,帮助一线医生快速识别和判断临床影像,提升救治效率。更为值得一提的是,GE医疗针对新冠肺炎的CT影像智能分析平台技术'智赢新冠LK 2.0'可对患者进行定量评估和动态监测,提升诊断精准度,减轻医生负担。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陈康宁教授,同样是一位援鄂抗疫志愿者,拥有着一份比起其他志愿者更显"奇特"的战疫经历——作为国内神经介入领域的知名专家,在援鄂期间"跨界"进入感染科。如今,抗疫归来的陈教授再次投身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并从这段"跨界"经历中感悟出一番"战疫常态下缺血性卒中介入的治疗思考"。
对于在战疫期间发挥"侦察兵"作用的影像学,陈康宁教授表示:"在神经介入科,影像学同样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选择合适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基于影像评估指导下的药物治疗更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此外,缺血性卒中患者介入手术过程中,对比剂使用量相对较大,增加了对比剂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近期发布的一项PREMIER研究,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与使用次高渗对比剂相比,使用原研等渗对比剂在总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其中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对风险显著优于次高渗对比剂。GE医疗所提供的对比剂精益解决方案正是可以体现这一特点的优质选择,尤为等渗原研威视派克。
活动尾声,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梁长虹教授发表了主题为 "历经大疫思考影像学科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演讲,重点解读了由此次疫情快速推动的影像检查技术——基于AI技术的影像组学,让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将病灶特征进行量化,以此提取出更多有效信息,从而帮助医生不断提高临床决策水平。疫情期间,GE医疗推出的针对新冠肺炎的CT影像智能分析平台技术——"智赢新冠LK 2.0",正是AI技术在临床诊疗中一次有效且快速的应用案例。此外,因疫情而被广泛应用的无接触扫描也是通过AI技术对病患进行自动定位和扫描,实现医生单人隔室操作,避免了医护人员的接触传染风险。
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多种影像技术相互结合的技术,影像学一直在多学科会诊(MDT)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梁教授也积极呼吁影像人勇于探索新技术、从事新研究,帮助新药物的筛选,甚至是协助疫苗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