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仁会生物下一个重心是减重新药

2022-07-22  互联网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考虑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优先发展四大重点领域,首先就要顺应 “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患者人数早已过亿。能否将治疗糖尿病的科技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是“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的试金石。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会生物”)成立于1999年,于2017年率先上市了我国糖尿病领域第一款原研新药——谊生泰(通用名“贝那鲁肽注射液”)。由于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贝那鲁肽上市后即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为临床常用降糖药,民族药企的科研成果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打破跨国药企垄断,首款国产GLP-1创新药优势显著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百年来由胰岛素占据主要地位,但胰岛素可能引起低血糖,甚至严重低血糖和死亡。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胰岛素,在心血管保护和减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然成为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新的推动者。

  目前,市场上GLP-1受体激动剂几乎为跨国药企巨头垄断,包括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阿斯利康的艾塞那肽,礼来的度拉糖肽,赛诺菲的利司那肽等。

  2017年2月,仁会生物自主研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贝那鲁肽开出首支处方,跨国药企垄断被打破。贝那鲁肽不仅填补了我国糖尿病领域创新生物药的空白,也因其全人源结构在GLP-1受体激动剂中独树一帜,更加安全的同时,在餐后高血糖人群、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人群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一项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患者使用贝那鲁肽治疗三个月后,餐后血糖下降5.46mmol/L,空腹血糖下降3.04mmol/L。治疗前后体重下降平均值10.05 kg,腰围下降平均值9.83cm,降糖、减重效果显著。

  研发过程中,贝那鲁肽曾获得“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化项目”等十余项国家和上海市项目的支持。

  2020年12月28日,仁会生物贝那鲁肽注射液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更大范围惠及我国糖尿病患者,药品可及性大幅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在了实处。

  二十三年蓄力创新,目标是下一款新药

  除了手握首个GLP-1类国产糖尿病创新药,仁会生物还剑指肥胖症,即将于2023年上市中国第一款减重新药。

  我国是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50%的成人超重/肥胖。超重/肥胖造成的并发疾病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多项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200种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而研究发现,小幅度减重就能改善这些共存疾病,体重下降5%~15%,以10%为宜,就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超重/肥胖症药物治疗市场仅有奥利司他仿制药(原研药已退市)获批使用,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

  2022年3月,仁会生物的肥胖症新药BEM-014(贝那鲁肽在减重领域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若顺利获批,将成为我国减重领域首款原研新药。

  BEM-014在研发过程中获得了“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产学研医合作领域项目的支持。

  此外,仁会生物还在妊娠糖尿病、糖尿病缓解、青少年减重、NASH、PCOS、抗凝血等多个领域布局管线,蓄力研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生物药。

  二十三年研发历程,仁会创新驱动,形成了涵盖药物发现、CMC、临床研究等创新生物药研发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平台。围绕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仁会生物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2项,获得授权15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93项,获得授权54项,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利布局。

  未来,仁会生物将持续加大对原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力度,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籍此开发出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更优的药品,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患者,努力帮助患者实现减少病痛、改善生活质量直至延长生命的美好愿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