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载着全球近半数胃癌病例。《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胃癌新发病例数位居全国第五,农村地区更高居第三;死亡率位列第三。尤为严峻的是,我国约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传统化疗时代中位生存期(mOS)不足12个月,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为晚期胃癌治疗带来转机。目前国内已有6款免疫疗法获批胃癌适应症,其中ORIENT-16研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PD-L1 CPS≥5人群中实现19.2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创下中国胃癌免疫治疗生存数据新高,为患者提供新的临床选择。
作为首个基于中国人群的胃癌免疫治疗一线Ⅲ期研究,ORIENT-16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在研究开始初期,全球多中心研究ATTRACTION-4研究报出研究终点总生存期(OS)未达统计学差异。这给中国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样的治疗线数、类似的联合方案,为何国际顶刊背书的研究会折戟沉沙? 最终中国研究者基于本土疾病特征深入研判:我国胃癌在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分子特征等方面与欧美存在差异,中国胃癌的独特流行病学特征值得坚持探索。更重要的是,中国胃癌患者基数庞大,亟需针对性治疗方案,于是试验得以继续并顺利完成入组。
研究方案采用前期6周双药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维持阶段调整为卡培他滨单药+免疫治疗的创新设计。这一策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通过降低化疗强度提升耐受性,兼顾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可操作性。双主要终点设定(全人群OS及CPS≥5人群OS)进一步增加研究难度,但最终数据交出亮眼答卷:全人群mOS延长2.9个月(15.2个月 vs 12.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2%(HR=0.68);PD-L1 CPS≥5人群mOS突破19.2个月,较对照组延长6.3个月,死亡风险降幅达41%(HR=0.59)。安全性方面,免疫联合组与单纯化疗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证实方案可靠耐受。
2023年12月,ORIENT-16研究全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IF=120.7),成为首个基于中国人群的胃癌一线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此前其阶段性成果已两度亮相ESMO、AACR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彰显中国研究的科学严谨性与临床价值。
基于ORIENT-16的研究数据,信迪利单抗于2022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我国首个覆盖胃癌全人群的免疫治疗药物。2023年医保目录更新,该方案进一步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且不限化疗方案组合(含氟尿嘧啶类及铂类),大幅降低治疗门槛。
ORIENT-16的成功印证了基于中国患者特征的临床研究价值,为胃癌免疫治疗树立新标杆。未来,随着更多本土创新药涌现,中国方案有望持续突破生存瓶颈,重塑全球胃癌治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