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特应性皮炎是什么病?司普奇拜单抗突破传统治疗局限性提升药物疗效

2025-05-16  互联网

  谈起特应性皮炎(AD),大家可能都有点陌生,不知道特应性皮炎是什么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特应性皮炎这种疾病。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免疫失调等因素都是其发病因素。既往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系统性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1]。但对于中重度AD的治疗,传统AD系统治疗药物在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各有不足,疾病总体控制率较低[2]。如何提高中重度AD患者系统治疗的效果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年来,生物制剂及多种小分子药物陆续获批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就是其中之一。基于司普奇拜单抗优异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2024年9月,司普奇拜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为用AD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特应性皮炎是什么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疾病负担降低生活质量

  特应性皮炎(AD)又称特应性湿疹,是皮炎湿疹类疾病中的常见疾病。2023年我国近4万份问卷调查显示,成人AD的1年患病率高达6.13%,其中轻、中度患者高达73.33%和24.78%[3]。特应性皮炎具有反复迁延的特点,可以理解为当AD患者皮损控制后,外观虽然正常,但仍长期处于持续性潜在炎症状态,随时可能急性发作,导致AD常常反复发作。

  AD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有研究数据显示,75%的患者会有皮损引起的不适和疼痛感, 43%的患者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55%的患者每周有5-7晚出现睡眠中断的现象,63%的患者每天持续12小时以上持续瘙痒,甚至部分患者丧失了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所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困境亟需突破。

  司普奇拜单抗突破传统治疗局限性给患者带来疗效获益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Janus激酶(JAK)抑制剂等突破性创新药物的问世,给中重度AD系统治疗带来更加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选择,尤其是国产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在其I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长期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突破了传统治疗药物疗效低和安全性不足的局限性,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疗效获益。

  司普奇拜单抗II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具有以下特点:

  起效快:司普奇拜单抗用药后可以快速起效,首剂单药治疗1天时PP-NRS(瘙痒严重程度)较安慰剂组显著下降;单药治疗2周,对全身各部位皮损均有强效改善作用[5]。

  疗效显著:司普奇拜单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长期治疗与疾病管理。治疗52周的复发率仅为0.9%,停药8周后复发率仅为0.9%。

  安全性良好:司普奇拜单抗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治疗52周结膜炎发生率仅5.3%,且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疗效持久:单药治疗52周时,92.5%的患者原有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至少改善75%,77.1%的患者原有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至少改善90%,84.9%的患者PP-NRS(瘙痒严重程度)≤4,达到瘙痒持续控制。值得一提的是,35.2%的患者实现“无痒”(PP-NRS 0/1)[6]。

  长久以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系统性治疗方式相对有限,司普奇拜单抗凭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临床结果,推动了中国特应性皮炎治疗迈入新时代,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获益。

  [1]. 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应用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华皮肤科杂志, 2024,57(2) : 97-108. DOI: 10.35541/cjd.20230358.

  [2]. 中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诊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3版).华皮肤科杂志, 2023,56(11): 1000-1007.

  [3]. Mao D.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23 Mar 5;136(5):604-606.

  [4]. Simpson EL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16;74(3):491-498

  [5]. Zhang, Y. zhao,L.zhang, et al. EAACl,2024,000208.

  [6]. Zhao Y, et al. Allergy.2024 0ct 25.doi: 10.1111/all.163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