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互联网医疗+养老服务,如何守护长者健康?

2022-11-16  互联网

  随着 “ 互联网+ ” 不断发展深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越发贴近“线上+线下”模式。

  养老服务也正不断探索如何融入“云端”模式,让数字化服务为老年人群的晚年带去便利。

  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医院,如何守护长者健康呢?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老龄化问题成为中国近年来持续面临的挑战。根据普查公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相比十年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并推动养老行业逐步完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老龄化严重也让公共卫生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当前乃至未来对公共卫生的严峻考验?

  

  二、“互联网+医养结合”——开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疫情的推动,让国内互联网医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家已审批近千家互联网医院。在疫情后,国家层面更是快速推动「互联网医院+医保」相关政策落地。

  尤其是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切实地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们带去一份健康依靠。

  在对待老人群体的养护问题时,“互联网+医养结合”的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互联网+医养结合”,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协同整合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的医养护资源,发挥对现有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2020年起,已有多家布局康养业务的地产企业拿到了互联网医院牌照,为旗下提供康养服务的社区和康养机构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

  

  从诞生起,互联网医院就是康养产业的最佳搭档。

  大部分康养机构或是养老机构的地理位置位于郊区或环境优良之地,这也意味着远离大型医院或是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作为远程诊疗,辅助康养机构复诊慢性病、常见病,具有天然的优势。

  三、“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守护社区居民健康

  对于习惯了“到医院、取挂号、找医生、配药品”这种传统线下就医模式的老人来说,“互联网医院”这个名词可能显得有一些陌生。

  “通过视频设备就能和医生面对面?”“药物配好直接送到手上?”这些听起来相当便利又充满未来感的就医方式,究竟要怎么实现呢?

  借助互联网医院牌照,康养、养老机构的长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系统,在线图文或视频问诊,解决地域限制难题,在线问诊,解决位置偏远看病难的问题。

  面对康养、养老机构慢病患者需要反复就医和多次复诊的情况,互联网医疗更有利于建立从院内到院外、再到家庭的全病程持续性管理,医生在线上对他们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指导,极大程度上增强医患间的粘性,患者依从性高,对于慢病的管理就更完善。

  

  互联网医院在守护了老人健康的同时,也保障了养老机构的防疫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同时,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利用率不断提升,社区老人对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对“云”医疗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

  “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模式是必要的,它将线上线下的医疗资源结合起来,互联互通,提高了医疗养老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舒适性,对养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是一个融合的世界,“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值得我们继续去学习、探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更多“互联网+医养结合”的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关注奈特瑞NetRa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