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警惕糖危害,我们如何让美食与健康都不辜负?

2020-12-14  互联网

  现代科学证明:糖,能刺激人类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继而让人上瘾。这种特殊功能让人类对甜食的偏好深深的刻在基因里——甚至对于欧洲人来说,天堂无疑是流着奶和蜜的。

  几个世纪以来,糖与世界贸易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也深刻影响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

  糖的“甜蜜”与“苦涩”

  人类自从使用蔗糖后,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甜味带来的诱惑让人欲罢不能,比如可乐被消费者称作“快乐肥宅水”的秘密,其实关键就在于“糖”。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莫斯科维茨上世纪60年代末参与军队食品改良的实验项目研究时发现,士兵厌恶军用口粮的原因也在于糖。于是,莫斯科维茨往口粮新配方里加入了更多的糖——糖分达到某个点时,人对于食品的喜好达到最佳值,不多不少正好,这个最佳值被称为“极乐点”。

  莫斯科维茨发现并运用的“极乐点”理论在今天看来,像一种结合了心理学、化学和大数据对比的综合技术。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但它更是让食品工业从此横行四方的大杀器。

  但“乐极生悲”的是,作为食品饮料的传统添加糖,大部分都是单糖或双糖形态的“游离糖”,它们进入人体体内,几乎不需要任何消化过程就可以被人体快速吸收。如果摄入过多游离糖,还会造成代谢异常的健康隐患,引起肥胖、糖尿病等。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

  据2016年《柳叶刀》周刊的数据,中国的肥胖人口接近9000万,其中男性4320万、女性4640万。中国的肥胖人数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另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14亿人,而按照3%的年均复合增速计算,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4亿人。

  就在上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的方案直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并提出减糖、控油等防控方案。

  糖已经被证实是衰老和长胖的原因之一。

  糖摄入过多会导致糖耐量下降,血糖异常。它会干扰体内饥饿素和瘦素,导致我们暴饮暴食,摄入过多的卡路里,也会引起一系列慢性炎症,影响新陈代谢,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她们更在意的是“糖化”。糖化反应在皮肤上的体现是,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失去它们的生理功能和对皮肤组织的支持作用和弹性,也就是皮肤衰老。过量的食用糖,也会带来长痘等皮肤问题。

  更为可怕的是,全球权威科研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一篇《砂糖的毒性真相》的论文。文中称:“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糖会让人上瘾,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

  吃甜食上瘾,但是又不想身体拥有以上那么多负担。口腹之欲和健康可以两全吗?

  以前或许是个难题,如今随着食品科技工业的发展进步,健康与美味并非只能“对立”,为好心情买单,也许还可以换个方式——如同糖醇品牌禾甘的品牌诉求那样可以为“健康生活加点甜”。

  糖的分类 甜的选择

  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今天,“谈糖色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要厘清这个问题,首要的就是要了解“糖”的分类。

  按照人们的常规理解,糖就是蔗糖,但随着食品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我们所说的糖也变得多种多样,并且以甜味料的形式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

  从来源上来说,甜味料可以分为天然甜味料和人工合成甜味料。而从甜度上来看又可分为低倍甜味料和高强度甜味料(高倍甜味料),显然,根据产品形态不同,其使用场景也不相同。

  以木糖醇为代表的具有天然特性的甜味剂具备多种健康价值。

  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尤新老师在《木糖醇的功能及其食品应用》一文中论述到: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能参与人体代谢,进入血液后,不需要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是适合于糖尿病人食用的营养性食糖替代品。

  根据我国复兴医院临床试验,糖尿病人每天服 30~50g,连续服用 3~6 月,体力恢复 100% ,按血糖值测定,降糖有效率达 80%,说明其具有轻微降低血糖值的效果,所以木糖醇被视为糖尿病人的甜味剂、 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2002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木糖醇批准为(WS1-XG-2002)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剂。

  其次,改善肝功能。1974年经轻工部环保所推荐,复兴医院曾对病人进行木糖醇静脉点滴,效果较好, 但输液昂贵麻烦,病人无法在家中自理。1978年11月~1979年11月期间,病人试用口服木糖醇代替输液, 治疗乙型迁延性肝炎、乙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临床试验。具体为:在原服维生素B、C的基础上,每天3次增服木糖醇10~20g。 经过3个月木糖醇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乙型迁延性肝炎为70.8%,乙型慢性肝炎为71.3%,肝硬化为 80%。

  再次,预防龋齿。芬兰的图尔库 (Turku) 大学牙科研究所在1973~1975年间进行了2年饮食试验及1年的口香糖试验。125人参加饮食试验,分成三个组,所有参加试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龋齿现象,分别食用普通食糖 (蔗糖)、果糖、木糖醇制成的各种甜食品(包括烘烤食品,罐头、蜜饯、鲜汁、饮料、糖果等),125人中,食用普通食糖者35人,食用果糖者38人,食用木糖醇者52人。 2年后,木糖醇组的龋齿发生率比蔗糖少90%,果糖组比蔗糖少30%;新增龋齿:普通食糖组7.2人,果糖组3.8人,木糖醇组0人。

  而被广泛应用的赤藓糖醇虽然成分天然,热量低,被健康达人所钟爱,但因其甜度只有普通蔗糖的60-70%,固经常被与高倍甜味料复配使用。

  但,据果壳网报道,不同种类的甜味料,因其制作提炼的方式不一,对人体的影响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如人工甜味料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蔗糖素)、糖精钠、安赛蜜等,它们既有高甜度的特性,又不会造成儿童龋齿,也不会让人摄入能量,似乎很理想。但是,关于人工甜味料安全性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比如:

  •糖精钠:1970年对小鼠开展的实验中,发现该物质与膀胱癌有着某种联系。曾被禁用。但数年后,又有报道指出,该物质引发小鼠癌症的机制不适用于人类。

  •三氯蔗糖(蔗糖素):2016年,有科研数据指出,过量食用该物质可能引发雄性小鼠血细胞肿瘤的几率,但美国食药局(FDA)认为该数据存在大量缺陷。

  •甜蜜素:科研结果也指向增加膀胱癌的风险,也曾被禁用。但目前,美国FDA认为该物质并不会致癌。

  如何正确选择“糖”?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g内,最好不超过50g。但现实却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一瓶500毫升可乐的含糖量大约53克,80克的咸味意大利面酱料的含糖量大约10克,中餐炒菜会用白糖来提鲜、调汁、上色,面食会在发酵时添加糖来提升口味,卤味对糖的依赖更不用多说,更不用提各种零食外卖了。

  正如东方证券研报中提到的,如今,减糖消费已成为确定性趋势,而疫情加速了这一生活方式的觉醒。

  在“减糖”大背景下,“无糖”概念成为了时下的宠儿。根据智研咨询《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其增长率已经远高于饮料总体增长率。

  而所谓无糖,不是食品里不加糖,而是以代糖代替,使食品同样有甜味,食品的包装上通常标示着“无糖”,让您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甜得很健康”。如时下正火的元气森林,通过其配料表可以看出,其甜味的主要来源除了前面提到的赤藓糖醇,还有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其中,赤藓糖醇属于天然的低倍甜味料,而三氯蔗糖(蔗糖素)属于600倍合成甜味剂,这才形成了“无糖”饮料也很“甜”的口感,因此才获得了无数年轻群体的青睐。

  但针对儿童、有糖尿病这样的特殊群体和有强烈身体管理需求的消费者而言,在让人欲罢不能的“甜”和身体健康之间,冲突是否就真的难以避免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上述特殊人群也可以有自己的“甜蜜”选择。

  比如专注于健康甜味的品牌禾甘,其主要经营木糖醇、0卡糖、阿拉伯糖等多种食糖代糖类产品的零售业务。

  其中禾甘零卡糖作为一种糖醇混合物,主要通过赤藓糖醇来实现0卡0糖0脂,由于赤藓糖醇的甜度在口感上比普通蔗糖低,所以混合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等天然高倍甜味料来辅助口感,实现零卡糖的甜味与普通蔗糖相似。由于禾甘零卡糖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高强度甜味料(三氯蔗糖、糖精等),真正做到零糖零卡,因此有代糖需求的消费群体可以更加放心的选用。而禾甘木糖醇则是来源于非转基因玉米芯原料,纯正,细腻易融,包装时尚,使用便捷。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代糖已成大势,行业迎高速增长。近些年大众对于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无糖及低糖的食品饮料广受欢迎。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征收糖税,全球含糖食品及饮料行业变革将加速。从各个代糖概念股业绩暴涨的趋势来看,背后是对其赛道和成长性认同的回归。

  糖,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以科学摄入为指导,才能从容的享受糖带给我们的“极乐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