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神经睡眠医学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不懈的探索精神,始终致力于破解神经性睡眠障碍疾病的难题,为众多饱受睡眠困扰的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作为江西省睡眠医学会会长,同时也是该院神经睡眠医学团队的领军人物,王晔教授以专业且权威的视角,深入剖析睡眠的本质:“睡眠并非简单的身体休息,它是一个复杂且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与大脑健康、免疫系统、情绪调节等多方面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因睡眠障碍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睡眠存在诸多认知误区。
不少人认为熬夜后补觉就能弥补睡眠不足,这实则是错误观念。人体的生物钟具有规律性,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后,即便后续补觉,也难以完全修复对身体和大脑造成的损害,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睡眠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不良的睡眠习惯。针对这一现状,该院神经内科积极开拓创新,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引入了先进且行之有效的数字化CBT-I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应用或远程设备提供标准化的失眠干预方案。
据了解,数字化CBT-I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几大优势:突破地域限制,无需线下就诊,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者(如慢性病患者)均可获取专业干预;灵活使用,患者可根据自身作息随时学习课程、记录睡眠日记,尤其适合轮班工作者或失眠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者;缩短等待时间,解决传统CBT-I治疗师稀缺、预约周期长的问题。
“倘若睡眠障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其危害将是巨大的。”王晔教授强调,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仅会使人白天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在神经系统方面,会加速大脑衰老,增加患痴呆症的概率;对免疫系统而言,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针对已经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王晔教授提醒,不要自行盲目服用安眠药。“应该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等;药物治疗则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作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该院神经睡眠医学团队积极担当,通过组建睡眠联盟,将先进的新技术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基层,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未来,团队还将在睡眠医学领域持续发力,加强人才培养,规范临床路径,让睡眠医学的发展更加完善,全力守护群众的睡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