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介入医学科凭借快速反应与精湛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基底动脉急性栓塞危重患者,患者未遗留明显后遗症,目前已康复出院,彰显出我院在神经介入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患者为51岁中年男性,因“突发头晕8小时,意识不清伴言语不利3小时”紧急入院。经检查,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达18分(提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显示,基底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V4段闭塞,CT灌注成像(CTP)进一步证实,小脑及脑干存在严重低灌注。基底动脉是脑干和小脑的主要供血通道,一旦闭塞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瘫痪甚至死亡,死亡率高达80%-90%,是神经科最凶险的急症之一。
面对危急病情,卒中团队迅速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介入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宁带领主治医师杨伟利、主治医师张杨、医师王晟组成手术团队,紧急完善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患者左侧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全程闭塞。时间就是生命,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实施急诊血管内介入手术。
术中,凭借丰富经验,医师团队精准操控导丝及微导管,成功穿过左侧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闭塞部位,抵达左侧大脑后动脉。造影显示基底动脉腔内大量血栓形成,团队随即采用先进取栓支架技术,一次性取出基底动脉内血栓,恢复血流。针对左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同步植入一枚血管支架,解除潜在隐患。手术历时1小时,闭塞血管再通,脑干及小脑血流灌注迅速改善。
术后,介入医学科护理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实施个体化抗栓治疗与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得益于手术的及时性与精准性,患者意识、言语及运动功能逐步恢复,未出现瘫痪、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出院时,患者激动表示:“感谢医护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基底动脉栓塞救治的关键在于‘快’和‘准’。”王宁强调,“从入院到血管再通的时间每缩短一分钟,患者生存和康复的希望就增加一分。”
我院介入医学科作为区域性卒中救治中心,已构建24小时全天候卒中急救体系,拥有成熟的取栓、支架植入及多模态影像评估技术,年完成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超百余例,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取栓单位,血管再通率达90%以上。此次成功救治,再次印证了民航总医院在危急重症脑血管病领域的综合实力。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神经介入技术,为更多患者筑牢“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