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有3800万艾滋病感染者,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3800万艾滋病感染者中仍有1260万人无法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约有170万新发感染者,是全球目标值的三倍多。由此可见,艾滋病仍然是目前严重的全球健康威胁之一。
伴随着艾滋病规模的不断激增,国内外药业在抗艾药物仿制和研发创新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抗艾滋病药物领域中,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加强抗艾新药的研发。在第三届进博会上,葛兰素史克携其抗HIV双药方案亮相,这种二联简化的疗法是首个完整的、每日一次、单片、双药治疗方案,能在减少HIV感染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种类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病毒学抑制疗效,该方案有望明年在中国上市。
受益于全球抗艾药物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药企加快了在该领域仿制的布局。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的抗HIV药物有37种,包括奈韦拉平、依非韦伦、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利托那韦等。国内涉足抗HIV仿制药的企业40余家,如华海药业、齐鲁制药、迪赛诺等。此外,包括豪森药业、前沿生物在内的一些企业则在研发抗HIV创新药。
值得注意的是,华海药品凭借在抗艾滋病病毒领域的前沿布局优势,成为抗艾滋病病毒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代表。
2003年,华海药业被确认为国产艾滋病病毒药品的国内定点生产企业。2007年6月,公司抗艾滋病药物奈韦拉平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认证,成为中国首家获此认证的制药企业,填补了中国制剂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空白。2018年5月,公司生产的奈韦拉平片(0.2g)第四批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
据灼识咨询报告预测,预计到2023年,全球抗HIV药物市场将达到467.5亿美元,2019年至2023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业内预计,伴随国内持续涌现的新型抗HIV药物,抗HIV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而包含华海药业在内的行业前驱企业在此过程中或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