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针对“AED配置少、找不到、不会用”等诸多问题,提出了集中力量推动AED在多个场景的普及与配置,通过多渠道共同筑起“生命防线”,实现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的紧密衔接。因此,急救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成为“两会”的焦点议题。其实,鱼跃集团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生命健康事业,他们不仅收购了德国普美康,加速AED的国产替代进程,还积极开展了“急救最后一公里”公益培训专项计划,持续构建全民急救网络。鱼跃集团的这些举措,无疑为推进急救自主“觉醒年代”的到来注入强大动力。
鱼跃集团持续深耕急救公益事业,携手普美康为生命急救事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根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发布的《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要求》,团体标准建议每10万人应配置100至200台AED。按照该标准,我国AED配置应达到140万-280万台。但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的AED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而进口产品普遍价格较高,这为国内AED普及制造了客观困难,同时也对国产替代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基于此,鱼跃收购AED品牌普美康PRIMEDICTM,在其原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的急救环境和需求。在鱼跃的助力和加持下,普美康的技术得以在中国这个更大的舞台上绽放,以AED设备为代表的各种急救场景产品,为更多生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助,切实践行“拯救生命,无处不在”的行业和社会使命。
此外,2023年鱼跃还针对“不会用、不敢用”的难题,启动“急救最后一公里”的公益培训专项计划,通过“百城千县急救培训行动”,让家门口的急救支持成为现实,共同助力院前急救效率及患者生存率的提升。
鱼跃普美康将凭借32项专利技术积累,推出引领行业的第3代急救产品
随着国内AED市场快速扩容,国产品牌也将迎来新的机遇。鱼跃敏锐洞察到数智化技术也将渗透急救行业,并深刻影响行业的未来走向。因此,鱼跃普美康将凭借50年中德研发沉淀、32项专利授权的技术积累以及最新技术突破成果,在未来推出智能化、更可靠的第3代急救产品,助力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等时有发生,在政策推动与国民健康认知水平的逐步提升下,AED驶入扩容发展的“快车道”。鱼跃集团传承品质、勇担责任,布局急救赛道,以创新为剑,聚焦产品创新与研发,全面开启自主化国产AED替代之路,为我国急救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设备支持和技术保障,共筑“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