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不喜欢生病,但是有些病,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和保护机制,是一种正面的反应。偶尔生“这些病”,也许对身体有益,甚至可以延长寿命。
俗话说:“小病不断,大病不来”。似乎那些经常生一些小病的人比那些几乎不生病的人更长寿。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一种流行的解释是,经常出现“小病小痛”可以增强免疫力,但是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另一种解释是,经常生病的人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够察觉到身体的细微变化。一旦发现异样,他们会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严重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这一观点正好验证了“久病成医”的论断。
相反,很少生病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健康问题。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他们通常会坚持下去,直到无法忍受才去就医。久而久之,小病也会发展成大病。
因此,偶尔生病并不是坏事。那些看似“病症”的症状,如呕吐、发烧、咳嗽、腹泻等,实际上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1.轻度咳嗽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轻微而不频繁的咳嗽有助于清除气道内的痰液或异物,有利于控制呼吸系统感染。
咽喉、支气管、肺、胸膜都有咳嗽感受器。当它们受到刺激时,通过神经传递到咳嗽中枢,再通过中枢发出冲动,作用于相应的肌肉群,产生咳嗽动作。
当有异物进入气道时,机体会反射性地咳嗽或喉咙发痒,以将误吸入的食物团、食物碎片、小骨头、液体等咳出,以免误入气道引发局部炎症。
但是,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出现咳嗽,就需要注意了,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2.偶尔发烧
一提到发烧,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生病的表现,对身体没有好处,所以他们只考虑如何用药物来降低体温。但事实上,偶尔发烧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
《ELife》杂志发表了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中度自我消退的发烧可以利用身体内在的修复机制促进伤口愈合,清除体内感染,控制炎症并修复受损组织。
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疾病做出的反应,会促使免疫细胞生产大量的记忆免疫细胞。
发烧会使体温升高,往往高于很多病原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可以减缓它们的生长速度,使病毒的毒素和酶失去生物活性,减少细菌繁殖。
下次感染同样的病原体时,机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避免引起发烧或其他不适感。
发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免疫水平。由细菌引起的发烧会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加速消灭体内致病菌的速度,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恢复。
因此,我们应该对发烧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后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不要急着退烧,可以先观察一下。
如果是轻度发烧,没有必要服用药物,因为它可以帮助杀灭细菌。但是,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就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
3.偶尔排尿多
多喝水、多排尿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毒过程,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通过肾脏排除体内的毒素,但这需要在饮水量增加的前提下进行多次排尿。
如果平时的饮水量正常或稍微多一些,而出现频繁排尿的情况,说明肾脏功能正常。
增加饮水量和频繁排尿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多喝水对身体有益,也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如果长期超过正常饮水量,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严重时可能导致水中毒。如果没有饮水过多,但仍频繁排尿,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出现问题,应及时就医。
4.偶尔出现轻微腹泻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适度的腹泻对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是有益的,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轻微的腹泻可以清除肠道中的食物残渣和粪便,同时也有助于排出由于炎症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坏死肠黏膜和异常分泌物,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然而,如果腹泻症状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及时就医。
在腹泻后,建议摄入易消化、温补、低脂高蛋白的食物,避免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大白菜、菠菜、火龙果、香蕉、猕猴桃等。
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能不利于腹泻的康复过程,可能会再次引发腹泻症状。
5.轻微呕吐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以下类似经历:在汽车上晕车时感到恶心想要呕吐;玩过山车后感到恶心想要呕吐;喝酒过量后感到恶心想要呕吐;吃得太多后感到撑得难受,想要呕吐……这些都是身体向我们发送的一种信号,它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是身体发出的一种救命信号。
呕吐是人体自身的一种防御反应。当我们饮酒过量、食物中毒、误服药物、暴饮暴食或者出现其他肠胃问题时,胃会过度充盈,直接刺激胃黏膜,然后通过呕吐将有害物质或过多食物排出体外,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呕吐的过程主要是消化道内容物受到强烈挤压而从口腔中排出,伴有腹肌痉挛性收缩。
通常情况下,一次轻微的呕吐由于胃和食管黏膜受到短时间的刺激,对身体的损害并不大,呕吐后的短时间内身体通常会迅速恢复,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此时我们可以适量饮用温水,多休息,有助于缓解不适感。
然而,如果一次呕吐较为剧烈,消化液的反流会反复刺激消化道黏膜,长时间处于充血和水肿状态,可能导致贲门、食管撕裂损伤以及出血等情况。如果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会引发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此外,如果呕吐物较多,可能会导致体内丧失过多液体,引发脱水情况。
以上提到的“疾病”并非指严重或慢性疾病,任何严重的疾病都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